2025年9月22日,一个历史性的周一,纽约联合国总部内气氛格外凝重。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罕见地齐聚一堂,他们此行的共同目标是对巴勒斯坦建国表示支持。这一集体表态犹如投下一枚外交震撼弹,因为就在不久前,加沙地区才刚结束持续近两年的血腥冲突。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与沙特代表团会晤时,郑重宣布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这位欧洲重要领导人选择在联合国大会这个国际舞台上作出如此表态,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马克龙在演讲中动情地说道:现在是时候为和平开辟新道路了,我们必须竭尽所能维护'两国方案',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能够和平共处。他这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引发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紧随法国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加拿大总理卡尼等重量级政要纷纷表态支持。更引人注目的是,欧洲多国展现出罕见的团结:马耳他、摩纳哥当天就完成法律程序;安道尔、比利时等国也表示将在短期内跟进。而在此前一天,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率先迈出了承认的步伐。
然而,这场外交盛宴也留下遗憾。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因美国拒签而无法亲临现场,只能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画面中,这位年迈的领导人声音略显疲惫但坚定地呼吁:那些尚未承认我们的国家,现在是时候了。他同时承诺将在停火后一年内推进国内政治改革,包括举行全民选举。
展开剩余43%但通往联合国正式成员国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根据联合国宪章,新成员国的接纳需要安理会批准,而手握否决权的美国已多次表明反对立场。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警告说:仓促承认只会火上浇油。以色列方面反应更为激烈,内塔尼亚胡总理强硬表示,在彻底消灭哈马斯前不会考虑任何和平方案。
欧洲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作为欧盟经济引擎的德国和意大利就持保留态度。柏林方面虽然支持两国方案,但坚持认为承认时机尚未成熟;罗马则担心此举可能适得其反。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迹象显示以色列可能采取极端报复措施,包括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这引发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
回望历史,1993年《奥斯陆协议》点燃的希望之火如今已几近熄灭。自2014年谈判完全停滞以来,巴以冲突已造成超过6.5万巴勒斯坦人丧生。最近以色列对加沙的地面进攻,让国际社会意识到解决这一世纪难题的紧迫性。在这个金秋时节的联合国总部,世界领导人用他们的选择,为这个古老而复杂的地区冲突写下了新的注脚。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