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①新样者
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②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③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注] ①玉堂:宋代称翰林院为玉堂。②蛮溪:指南方的溪流。③袍色:官袍的颜色。古时低级官员袍服为青绿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没有多加铺垫,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书写所咏之物。
B.诗人从样式、材料产地以及材质等方面,对绿石砚加以鉴赏。
C.朋友馈赠的绿石砚以及随砚附送的诗作,都令诗人心存感念。
D.石砚出自瘴雾之地,看起来水渍斑斑,但洗后就变得鲜亮了。
16.尾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赏析。(6分)
02 【诗歌赏析】图片
1.读题目
题目以“何人(元珍)+何事(以诗送砚)+何物(玉堂新样绿石砚)”的结构,清晰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回应友人赠砚赠诗的答谢之作,既点明了礼物的特殊性(材质、样式、文化意涵),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情谊的重视——以诗回赠,正是文人之间“以文会友”的风雅体现。“元珍”:赠礼者身份。“元珍”是丁宝臣的字,他是北宋官员、诗人,与王安石有交游。题目点明了赠砚之人,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对象——友人丁宝臣。“以诗送绿石砚”:事件核心。“以诗送”表明丁宝臣不仅赠送了绿石砚,还附上了诗作,而王安石此诗是对这份“诗+砚”赠礼的回应。“绿石砚”是礼物主体,以南方绿石为材质,暗示其产地与珍贵性。“所谓玉堂新样者”:砚台的特征。“玉堂”指翰林院(北宋称“玉堂”),代指官场或文人士大夫圈层;“新样”说明此砚是当时翰林院流行的新式样,暗含时尚、雅致的属性。“所谓”一词带有强调意味,既解释了砚台的“身份”,也隐含对其样式新颖的认可,为诗歌中“世争传”的描述埋下伏笔。
2.析内容
首联:“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开篇点题,说明绿石砚是翰林院流行的新样式,且用南方蛮溪的绿石雕刻而成,突出其珍贵独特,也暗示了友人赠礼的用心。“玉堂新样”被刻意置于诗题首句,实为王安石变法的美学投射。
颔联:“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诗人自谦长久以来没有珍奇之物,对友人赠送珍贵砚台和佳作表示惭愧,体现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也反映出王安石质朴的品性。
颈联:“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既交代了砚台来自南方瘴雾之地,又通过对比,写出砚台经春波洗涤后更显鲜艳,暗示情谊经岁月沉淀愈发珍贵,同时喻示人才华与品格需经磨砺方能彰显。“瘴雾”喻指反对变法的保守势力,“春波”象征熙宁新法的清流涤荡。既言砚石质地坚硬适雕琢,更自喻政治家历经贬谪(时王安石首度罢相)而心志愈坚的生存哲学。
尾联:“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於此亦同坚”,由砚台颜色联想到与故人相识时同为七品官员所穿的绿袍,以砚石的坚硬比喻友情的坚定不移,升华了诗歌主题。
3.赏技巧
对比手法:如“久埋瘴雾”与“一取春波”、“我无异物”与“君持赠有佳篇”等对比,强化了情感张力,突出了砚台的珍贵和友人情谊的深厚,又喻政治家历经贬谪而心志愈坚。
巧用双关:尾联中“坚”字一语双关,既指绿石砚的坚硬,又指两人友情的坚定不移,诗人心志的坚定,使诗歌意蕴更加丰富深刻。
03 【命题分析】图片
2025年高考古诗阅读题材上依然贴近生活。往年新课标一卷诗歌鉴赏的题材多为生活气息浓厚、注重交际功能的类型,如送别时的嘱托、遥寄友人的勉励等。2025年这首诗是王安石收到友人丁宝臣赠送绿石砚及诗作后的答谢之作,也是基于生活中朋友间的交往赠答,体现了对友人的感谢等情感,同样具有生活气息。所不同的是,诗中的“砚台”描写具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特点。
2025年高考古诗阅读重视内容与情感。往年高考诗歌主观题注重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考查,尤其是对尾联的考查。2025年这首诗在鉴赏时也需要考生理解诗歌中对绿石砚的描述、作者自谦及对友人情感的表达等内容,如尾联以砚石的坚硬比喻友情的坚定不移,诗人心志的坚定,需要考生分析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客观题除了A选项设计了“开门见山”“铺垫”技巧的考查,其他选项重在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正确理解。
2025年高考古诗阅读题更重视教考的衔接,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以书信的形式反驳司马光对正在推行的新法的五点责难,可谓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为国为民,不涉私意,体现了第八单元的设计主题——责任与担当。本诗考查的是王安石首度罢相时所作,新法延续但部分措施进行了调整,可以说新法推行遇到了较大阻力。此时王安石收到了友人的绿石砚及诗作,借答谢之作表达对友人的情谊及自己的志向也是无可厚非的。由此可见,2025年高考古诗阅读也许是在提醒广大师生,要更加重视课本中古诗词的学习。
04 【试题解析】图片
15题答案为D。“久埋瘴雾看犹湿”的意思是出自南方瘴雾之地的绿石砚色泽温润,仿佛带有湿润感,并不是真的水渍斑斑,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16题答案:①尾联两句以砚喻人,将石砚与人联系在一起。②由石砚的绿色联想到友人官位低微,暗含作者的惋惜之情。③赞美友人的节操坚贞不移,一如石砚的质地坚硬纯正。
解析要点:16题主要考查情感,前面已经分析本诗虽为答谢诗,但更像咏物诗。尾联直接写出了绿石砚的颜色和质地,应该由物及人、借物喻情,联想到友人的处境及品质。根据整首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认为是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赞美或者借石砚的坚硬质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坚定品质的赞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