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设局请彭总喝鸡汤,彭总:好你个陈赓,差点着了你的道!
一九三九年的河南南乐,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子紧张味儿。可就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的临时驻地里,一出好戏正悄悄上演。主角嘛,一个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另一个,是脾气火爆、不怒自威的彭德怀元帅。
事情的起因,说来也简单。陈赓瞅着老领导彭总为了战事日夜操劳,人都瘦了一圈,眼窝深陷,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他寻思着,得给老总弄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可彭总那脾气,全军上下谁不知道?最烦的就是搞特殊化,请客吃饭那一套在他这儿根本行不通。
这可把陈赓给难住了。硬来不行,那就只能来软的,用计!
头一天,陈赓先来了个投石问路。他乐呵呵地找到彭总,说:“老总啊,南乐这地儿穷,也没啥好招待的。战士们闲了去河里捞了几条桂花鱼,也算是本地特产,给您尝尝鲜。”
一听是战士们自己动手捞的,没花公家一分钱,彭总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些,点了点头。
到了饭点,炊事员先端上来一盘清蒸桂花鱼,香气扑鼻。彭总吃得还挺满意,连连称赞鱼肉鲜美。可紧接着,第二盘菜上来了,是一盘焦黄的肉丸子。彭总的筷子立马停在半空,眼睛一斜,看着陈赓:“不是说吃鱼吗?这肉丸子是哪儿来的?”
陈赓脸上一点不慌,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老总,这丸子就是鱼肉做的呀,您尝尝。”彭总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嗯,确实有鱼的鲜味,这才没再多问。其实呢,这丸子是陈赓特意让炊事员用鱼肉和猪肉馅混在一起做的,玩了个小花招。
眼看前两步都成功了,陈-导-演的压轴大戏终于登场。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被端了上来。这下,彭总彻底回过味儿来了,他放下筷子,似笑非笑地盯着陈赓:“我说陈赓,这鸡,该不会也是鱼变的吧?”
计谋被当场戳穿,陈赓也不尴尬,嘿嘿一笑,赶紧拿起勺子给彭总盛汤:“老总,您误会了。这是野鸡,战士在河边抓的,它专吃河里的小鱼和蚯蚓,所以肉里带着鱼的鲜味儿……”
彭总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把碗推开:“胡闹!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的时候,不是打土豪!这鸡,我不能吃。”任凭陈赓怎么劝,彭总硬是一筷子都没动。
你以为这就完了?陈赓的鬼点子多着呢。过了几天,彭总又过来视察,饭点到了,陈赓给彭总端上来一碗清水煮萝卜,连点油星子都没有。他自己呢,则躲进自己屋里,关上门,美滋滋地啃起了烧鸡。
彭总是什么人,鼻子尖着呢。一股浓郁的肉香味顺着门缝飘出来,他起身走到陈赓门口,推门一看,好家伙!彭总当时就气笑了:“好你个陈赓!让我吃清水煮萝卜,你自个儿在这儿偷吃烧鸡!”说着,也不客气,自己拿了碗筷就坐下一起吃。
吃到一半,彭总突然一拍大腿,指着陈-赓大笑:“我明白了,我像是又中了你的圈套!”陈赓笑得差点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
说起来,这两个湖南老乡的缘分,那可真是几十年都扯不断。早在1916年,一个叫彭德怀的湘潭伢子和一个叫陈赓的湘乡伢子,前后脚都进了湘军。那时候,彭德怀已经是个性格刚毅的青年,而陈赓还是个头还没枪高的“娃娃兵”。
彭德怀后来回忆,初见陈赓,就觉得这小家伙机灵过人。有一次,彭德怀看陈赓当了四年兵还是个小兵蛋子,就问他为啥不升官。陈赓指了指自己的领章,一脸无奈地说:“这不卡着脖子嘛。”两人聊起克扣军饷的连长,更是同仇敌忾。也正是那次,彭德怀悄悄告诉陈赓,他准备带头“闹饷”,还拍着胸脯保证:“要是失败了,你就到我连里来,我保你!”
这份过命的交情,在长征路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周恩来副主席高烧不退,急需担架队,可茫茫草地,上哪儿找个靠谱的担架队长?彭德怀急得几天睡不着觉,甚至下了死命令,把两门迫击炮扔了,也要凑出人手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赓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彭德怀上下打量着他那条受过伤的腿,直摇头:“你自个儿还是个瘸子,先顾好自己吧!”
陈赓急了,拍着胸脯立军令状:“我陈赓没别的本事,但对革命是赤胆忠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一定把周副主席安全抬出去!”他还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当过“冒牌医生”,久病成医,懂点护理。彭德怀被他的执着打动,这才点了头。
别看陈赓平时爱开玩笑,嘻嘻哈哈的,好像没个正形。可他当年在黄埔军校,是和蒋先云、贺衷寒齐名的“黄埔三杰”,文韬武略,样样顶尖。救蒋介石是情急之下,可救周恩来,那是发自肺腑的阶级情谊。
后来到了朝鲜战场,志愿军三兵团一个师被美军重重包围,损失惨重。远在国内的彭德怀心急如焚,一封电报拍给中央:“火速派陈赓来!”总参说陈赓还在越南,能不能换个人。彭德怀回电就两个字:“不行!”
陈赓一到前线,彭总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在一次战后总结会上,彭总对着六十军军长发火,整个会场鸦雀无声。眼看就要下不来台,陈赓站起来打圆场:“老总,该吃饭了,再不吃肚子都要叫了。”彭总一肚子火正没处发,回头一看是陈赓,火气硬生生憋了回去,摆摆手:“好,吃饭。”
面对美军的猛烈炮火,彭总提出挖“猫耳洞”的战术。陈赓一听,立马就明白了其中关窍,连声叫好,说这法子在百团大战时就用过。他不仅全力推广,还结合战场实际,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硬是把一个个小小的猫耳洞,发展成了一套能打能防、能吃能睡的地下防御体系,后来被誉为“地下长城”,让美国大兵的飞机大炮彻底没了脾气。
一个刚烈如火,一个机敏如水。彭德怀的严肃和陈赓的幽默,就像是硬币的两面,看似截然不同,却又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构筑了那段战火纷飞岁月里最坚不可摧的革命情谊。
说到底,真正的战友情,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那种你一个眼神我就懂的默契,是我知道你的脾气,也愿意用我的方式去温暖你的固执。彭总的“虎气”需要陈赓的“灵气”来调和,这或许就是他们能成为一生挚友的根本原因吧。
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